
中国足彩网官网手机版下载:从前的日子
张秀梅
许多时候,我们都喜欢说从前。小时候我酷爱吃鱼,总被家人喊成“小馋猫”。父亲常开玩笑,说等我长大后,要把我嫁到海边打渔的人家,让我吃个够。平常日子鱼是难得吃上几回的,只在逢年过节时,会多买回一些刀鱼来,剁掉鱼头,其它的切成小块用盐腌好,留待正月里偶尔煎一些给我们解馋。剁下来的鱼头舍不得扔掉,母亲会掺上些白菜剁碎,煎成饼子,咸乎乎香喷喷的,卷在煎饼或夹在饽饽里,咬上一口,滋味很足。唯一的不足,是一不小心会咬上个鱼眼,嘎嘣一下,硌到眼睛直闭牙齿发酸。有一年正月初上,父母串门儿还没回来,饭点儿快到了,兄妹三人一合计:煎鱼吃吧!三个人搬柴的搬柴,刷锅的刷锅,一阵忙乱后,炉火开始旺了起来。哥哥煎鱼,我早早抱着一张煎饼,坐在炉旁的板凳上眼巴巴等着。听着鱼入锅和热油交融后发出的嗞嗞啦啦的声音,闻着渐渐冒出的鱼香味,馋得直咽口水,肚子也开始咕咕直叫。那天中午,我们围在炉前就着锅把鱼吃光,就连锅底煎鱼的油都用煎饼翅儿抹着吃了。
女孩子都喜欢花花绿绿的衣服。小时候,因为家里就我一个女孩,既捡不着别人的衣服穿,穿小的衣服也没人可以捡去穿。基于这个原因,一年当中,母亲一般只在六一和过年给我做几件新衣服。做衣服的花布都是赶集扯来的,找裁缝裁剪好,母亲再踏着缝纫机在家里给我做。记得家里的那台缝纫机就安放在一扇木格子窗前,太阳透过格子窗,把暖暖的光轻柔地打在母亲身上。她埋头坐在缝纫机前,左手拽布头,右手握转盘,双脚有节奏地踩着缝纫机踏板。偶尔也会停下来,用小剪刀认真剪掉多余的线头。在美妙的哒哒声中,一行行小针脚就这样落在了新衣服上。我在窗外踢毽子、跳皮筋,母亲在窗里给我做衣服,阳光把母亲包围着,那一刻时光静好!有一年的六一前夕,母亲在去一家裁缝铺里找人帮忙裁剪衣服时,顺便捡来好多做衣服裁下来的小布头,各种花色的都有,回家后给我拼接成了一个花书包,那个书包成为我最爱的礼物,上学背着、吃饭背着、晚上睡觉也放在枕头边,生怕这个宝贝被别人偷走了。
我喜欢吃地瓜。生地瓜、煮地瓜、地瓜煎饼、地瓜干儿点豆子……凡是用地瓜做成的食物我都喜欢。秋季,刨出来的地瓜在地里堆成堆,拿绿绿的瓜秧盖了,只等一个合适的天气,一家老小齐上阵,用铡刀切成片,撒摆开,晒的坡坡岭岭如盛开了大片大片的白玉兰,煞是壮观。为节省时间,中午是不回家吃饭的,我们在地里劳作,母亲一人回家喂鸡喂猪,顺便做午饭。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吃的是什么,只知道天蓝地阔,劳作半天的一家人,好不容易歇一下,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。看着满地的收获,就算就着白开水吃个煎饼卷个咸菜大葱,也是幸福的。偶尔一阵风来,还能就着尘土和野菊花淡淡的清香一起下肚,这份上天赐予的佐料实属难得。最开心的是,回家的路上,偶尔会赶上个牛车坐坐,晃晃悠悠,只管慢慢欣赏路旁的小景就好。如果手里再提着几串在干活间隙捉到的蚂蚱,心里更是乐滋滋,回家用油一炒,大人们喝个小酒解解乏,那种美妙的感觉,自是无法描述。
我还喜欢坐火车,尤其是慢车。坐在慢车上看风景,是最美不过的。前些年我经常坐火车,从山东到辽宁,再从辽宁到山东,来来回回,早已不记得往返了多少趟,看了多少的风景。因多半在冬季回家,看过最多的就是苍茫的原野、光秃秃的庄稼地、被大雪覆盖的屋顶,还有山坡上那三三两两的坟茔。偶尔在收获的季节里回趟家,总能看见铁轨外一块块的菜地,菜地的边都用一排排的木栅栏围住。大朵大朵的向日葵和紫色的牵牛花就开在栅栏上,让人心生无限欢喜。那些一闪而过的乡间小路上,也常有牛车马车嘚嘚而过。看着近处村落里的炊烟袅袅,更让我这个在旅途中的人感受到浓浓的家的气息。比较起来,我更喜欢看夜晚车窗外的景色。滚滚的夜色如墨般流淌,偶尔闪过点点灯光,就像撒了好多颗小星星一样。那时,心里特别地安静。合着咣当咣当的声响,在月色撩人的夜里,可以凝神,可以遐思。可以伴着外面的景色,戴上耳机听喜欢的音乐,可以在音乐里想任何人,想任何事。如今,在偶尔的梦里,我还会听到火车上服务员的那套小磕儿:啤酒饮料矿泉水,香烟瓜子火腿肠了啊…
从前,很慢。从前,也很美。一些往事如一颗颗珠子,被时光的线轻轻串起。在我们走累的时候,就回头看看,想想从前,那亮闪闪的光,始终不离不弃,静静照着我们前行的路。
(作者为金帝物业公司员工)